当前位置: 学术型硕士教育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管理学院吕力教授入选中国管理50人名单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1日 08:1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周英)近日,第一届中国管理50人论坛于9月29日在苏州正式成立并发布《金鸡湖告白》(全文),管理学院吕力教授入选中国管理50人名单。

中国管理50人以探索管理学理论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创新为使命,以推动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宗旨,总结中国优秀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应对新的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振兴、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学派的形成,做出中国管理学者应有的贡献。

【延伸阅读】中国管理50人·金鸡湖告白全文如下:

泱泱华夏,振兴正当其时;

漫漫管理,吾辈上下求索。

这是一群自愿走到一起的管理学者,大多是传统体制的执行者,学术研究的带头人,学界现状的责任人,以及少数“叛逆者和边缘人”。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管理学界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发表的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但与此同时,中国管理学者的研究与现实脱节,受到实践者的冷落。中国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的招生受到学生和家长追崇,炙手可热;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毕业生不受企业待见,诟病不少。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今天,我们成立中国管理50人论坛,试图展现一种深刻反思后的“集体意识”,我们坦承,她姗姗来迟。

综观当今世界,面临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技术革命、生活方式等诸多挑战,以组织为分析单元,以人际互动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研究,深嵌于社会、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复杂情境中,管理实践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变化而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我们日益清醒地看到:中国管理学术的正当性不仅仅表现为在国际学术殿堂里有没有话语权,不能简单地看发表了多少论文,建了多少个一流学科,而应该着眼于我们的研究对管理实践规律性的解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中国管理教育是否成功,不仅仅看培养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我们的研究成果,还应该着眼于他们以后能否引领或参与到中国企业的变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健康力量。这才是管理学研究乃至管理学院(商学院)尊严最根本的来源。

以探索管理学理论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创新为使命,以推动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宗旨,总结中国优秀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应对新的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挑战,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振兴、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管理学派的形成,做出中国管理学者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在苏州·金鸡湖发起成立中国管理50人的初衷所在。

我们将定期召开论坛,希望这个论坛为中国管理学界带来一股新风,在论坛上力戒空话、套话、大话,深入不断变化的管理实践,进行实事求是、不带偏见的讨论。中国管理50人论坛将聚焦“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思想与文化”、“管理组织与变革”、“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与教学”五个主题(不限于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在管理学理论上有所创新,通过对中国管理实践规律性的探求,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丰富人类管理知识的宝库。

我们将组织中国管理学者与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各种对话,探讨学术评价标准、教师考核体系、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等涉及管理学院(商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改变目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促进中国管理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知道,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能不能持续进行不取决于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意志”,但是,因为这些都是促进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形成,提高中国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中国企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所在,我辈定当努力。

我们将联合有志于推动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刊物组成“期刊联盟”,开辟专栏,发表有关中国管理研究的论文,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探讨管理学在中国的新发展,提出管理学研究的新范式,以及对中国管理思想、中国管理模式、中国管理创新等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力图形成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的热潮。“百家争鸣、万木成林”才是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

我们将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开展有独特价值的研究,以独立思考之精神,自由探索之思想,严谨求实之态度,分析中国管理存在的客观问题和管理理论发展的学术逻辑。“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当然有责任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中国管理50人是一个开放和动态调整的社群,我们愿意和全国从事管理研究的学者一起,对中国管理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学理基础、研究范式、成果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主张“和而不同”,力求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将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争取有所突破,不辜负这个时代,不亵渎我们作为管理学者的历史使命。

金鸡报晓,曙光已经初显;

砥砺前行,梦想定会实现。

2017年9月29日于苏州·金鸡湖

附:中国管理50人名单

1、王方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席酉民(西浦大学教授)

3、李垣(同济大学教授)

4、吕力(武汉工程大学教授)

5、贾利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6、张新民(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7、尤建新(同济大学教授)

8、张维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9、李凯(东北大学教授)

10、郭毅(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11、齐善鸿(南开大学教授)

12、汪寿阳(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13、过聚荣(青岛工学院教授)

14、魏农建(上海经贸大学教授)

15、董大海(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6、陈凌(浙江大学教授)

17、孟宪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8、吕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陈德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0、赵向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1、徐飞(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22、何佳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3、赵曙明(南京大学教授)

24、吴晓波(浙江大学教授)

25、马洁(新疆财经大学教授)

26、黄丽华(复旦大学教授)

27、曾赛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8、斯晓夫(浙江大学教授)

29、高松(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30、张维(天津大学教授)

31、周长辉(北京大学教授)

32、蓝海林(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33、杨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34、陈春花(北京大学教授)

35、任兵(南开大学教授)

36、金润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37、王云峰(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38、何志毅(北京大学教授)

39、刘星(重庆大学教授)

40、贾建民(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41、芮明杰(复旦大学大学教授)

42、苏勇(复旦大学教授)

43、韩巍(深圳大学教授)

44、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45、罗家德(清华大学教授)

46、吴照云(江西财经大学教授)

47、魏江(浙江大学教授)

48、田志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49、苏敬勤(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50、杨百寅(清华大学教授)

秘书:张晓军(西交利物浦大学)

上一条:我院研究生杨晓叶出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度学术会议并作分组报告 下一条:什么是“管理铁三角”

关闭

地址: 中国.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206号 | 邮编:430205
联系电话:027-879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