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青年博士
电子邮箱:wjm@wit.edu.cn
教育背景
2021.09至2025.06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博士
2019.09至2021.06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博连读
2015.09至2019.06 天津工业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5.07-至今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方向
碳排放危机管理;复杂系统建模;环境智能决策
代表性成果(截止2025年10月26日)
代表性论文:
[1] 第二作者(导师一作).中国建筑碳减排-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系统耦合效应的危机转化.环境科学,2025,46(4):2035-2046. [北大核心, 环境科学子领域排名第一, IF=6.1].
[2] 第二作者(导师一作). Complexity influence of societ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indicators on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30(55), 117179-117200. [SCIE检索,JCR1区, IF=5.8].
[3] 第二作者(导师一作).MAS-Based Interaction Simulation withi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Urban Rainstorm Disaster. Complexity, 2020. [SCIE检索, JCR2区, IF=2.8].
[4] 通讯作者. Exploring Crisis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Through a Scenario Study of a Waste Incineration Project in Hangzhou, China. Sustainability, 2025, 17(17), 7846 [SCIE,SSCI检索, JCR2区, IF=3.3].
[5] 通讯作者.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 technology transfer level in China: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ecosystems. PLoS ONE, 2022,17(6). [SCIE检索, JCR1区, IF=2.9].
[6] 通讯作者.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Universit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China. Complexity, 2021. [SCIE检索, JCR2区, IF=2.8].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编号:16ZDA045),城市垃圾危机转化原理与方法研究。结题,参与垃圾邻避冲突危机管理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编号:72374164),“双碳”目标下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减碳-增效-危机转化”的空间协同多目标优化。在研,参与碳排放危机管理研究。
[3] 科技部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面向2035年科技创新多元化的精准-有效-持续投入机制研究。结题,参与调整和优化我国未来15年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研究。
[4] 中央部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22-zy-083),基于减碳增效危机转化原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路径研究,结题,主持。
[5] 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22EDA005),湖北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现状与对策研究。撰写《湖北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对策建议》决策咨询快报(2024年3月11日·第6期·总第288期),作者排序:导师第一,本人第二。